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心内科外周介入团队与广东省中医院介入科展开紧密合作莆田股票配资,通过精准微创介入手术,成功为70岁腹主动脉瘤患者拆除体内“不定时炸弹”,这一联合救治为患者解除了生命危机。
七旬老人腹内藏“炸弹”
70岁的曾先生已被腰疼困扰长达2个月,近一个月来,右下肢持续麻痹。由于症状一直未见缓解,曾先生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就诊。入院后,医疗团队为其进行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曾先生不仅患有严重的腰椎退行性病变,腹腔内还潜藏着直径达8厘米的腹主动脉瘤(90毫米×75毫米×79毫米)。这个如同“定时炸弹”般的瘤体,时刻威胁着曾先生的生命安全。
依据《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男性患者瘤体直径一旦超过5厘米,就需进行手术干预。面对如此凶险的病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心内科外周介入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考虑到患者腹主动脉瘤瘤体体积过大,且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该团队立即联系广东省中医院介入科。依托两院建立的微创介入血管协作机制,广东省中医院专家团队迅速响应,派遣专家赶赴番禺,与该院携手开展手术。
微创介入成功拆“炸弹”
手术过程中,造影结果显示,患者曾先生的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瘤与术前增强CT诊断一致,腹主动脉瘤直径达8厘米,发生破裂和形成血栓可能性极高,这无疑给介入手术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在两院专家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团队采用腔内修复术(EVAR)展开攻坚。术中,手术团队通过股动脉微创切口,将覆膜支架精准锚定在瘤体两端,成功隔绝高压血流对瘤壁的冲击。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进行中
术后造影显示,患者血流恢复正常,生命危机成功解除。术后,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已顺利出院。
专家提醒:早筛查是关键
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心内科主任祁家祥介绍,腹主动脉瘤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如同腹部的“不定时炸弹”。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误诊为普通腰腿痛。随着瘤体逐渐增大,随时可能破裂。一旦破裂,短时间内就会引发大量出血,导致极高的死亡率。他提醒,有吸烟史、既往心血管系统疾病史以及动脉瘤家族史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腹主动脉瘤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此次联合救治的成功,标志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在微创介入领域的深度合作迈上新台阶,更为跨区域医疗协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文:番禺融媒记者潘晓均 通讯员李振恒
图: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提供